首页 资讯 正文

健康科普丨天热“蛇出没” 我们该如何防蛇?被咬伤后应如何自救?

体育正文 281 0

健康科普丨天热“蛇出没” 我们该如何防蛇?被咬伤后应如何自救?

健康科普丨天热“蛇出没” 我们该如何防蛇?被咬伤后应如何自救?

红网时刻新闻6月16日岳阳讯(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桦林 陈纯(chénchún))近日,一则“27岁游客在三亚被蛇咬伤身亡”的热搜受到广泛关注。公园(gōngyuán)绿道、住宅区“蛇出没”的事件也屡见不鲜。 岳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左龙提醒,当前岳阳进入蛇类活跃期,截至目前科室已(yǐ)收治蛇伤病例45例,主要(zhǔyào)为蝮蛇(土皮蛇),其次为眼镜蛇、银环蛇(yínhuánshé)。银环蛇致伤伤口隐匿,神经毒素可快速导致呼吸麻痹,死亡率极高,是最易被忽视的“头号杀手(shāshǒu)”。 忽视小伤口,险酿大悲剧(bēijù) 上周,来自临湘的(de)李嗲在户外劳作时突感右足被(bèi)“扎”,未觉明显异常。然而(ránér)短短 20 分钟后,乏力、呼吸困难接踵而至。进入(jìnrù)当地(dāngdì)医院后,他的病情急转直下:嗜睡、吞咽困难、无法言语、血压飙升、血氧骤降……生命危在旦夕的李嗲被紧急转送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。 对蛇毒(shédú)患者进行急救。 “患者到达时,嗜睡、眼睑下垂、四肢瘫软、大汗淋漓,指脉氧仅85%,是典型(diǎnxíng)的神经毒中毒表现。”接诊医生左龙回忆,尽管其右足趾间仅见细小牙印、无肿胀,但结合凶险症状,迅速锁定元凶——具有极强神经毒性(dúxìng)、致死率极高的银环蛇(yínhuánshé)。这种毒蛇咬伤后伤口(shāngkǒu)反应轻微,极易被误判为无毒蛇伤,导致延误(yánwù)救治(jiùzhì)。时间(shíjiān)就是生命!急诊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,将李嗲送入 EICU。抗银环蛇毒血清作为救命特效药被第一时间注入体内。精准中和游离毒素。同时,气管插管保障(bǎozhàng)呼吸、镇静、抗炎抗过敏、利尿排毒……一系列抢救措施环环相扣,中医辨证施治(shīzhì)同步介入(jièrù),以“清热祛风、排毒促醒”为法,协同对抗蛇毒。 入院第三天清晨,李嗲(diē)神志转清,成功脱离呼吸机;第七天,成功康复(kāngfù)出院。 急救(jíjiù)“五字诀”是关键 我国毒蛇毒液主要(zhǔyào)分为(wèi)血液毒、神经毒、细胞毒。银环蛇为神经毒蛇,咬伤(yǎoshāng)后局部无明显症状,容易被忽视,早期往往被认为(rènwéi)是无毒蛇咬伤而耽误救治,故死亡率最高,而被其他蛇类咬伤均(jūn)有明显症状。如被常见的(de)蝮蛇咬伤后,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(zhǒngzhàng)明显;被眼镜蛇咬伤后表现为局部肿胀、发黑坏死,还会出现头晕、视物模糊及恶心呕吐等症状;被五步蛇、烙铁头、竹叶青咬伤后,表现为局部肿胀更明显,皮下淤血、凝血功能异常。万一被蛇咬了该怎么办?遭遇蛇咬伤,现场初步处置关乎(guānhū)生死。急诊专家左龙总结出简明易记(yìjì)的“撤、静、救、松、送”五字诀: 撤:立即撤离至咬伤点至少 5 米外安全区域,警惕二次伤害(shānghài)。 静:保持(bǎochí)冷静,限制伤肢活动,避免奔跑加速毒素吸收。 救(jiù):速拨急救电话(120 等),清晰告知地点、事件(shìjiàn);若近市区,先拨打急救电话再通知家人;远郊则反之,并保持通话畅通。 松(sōng):立即(lìjí)去除伤肢戒指、手镯等束缚物,防止后续肿胀导致缺血性坏死。 送(sòng):尽快送至(zhì)有蛇伤救治能力的医院。无法辨别蛇种或伤口不明时,务必留观至少(zhìshǎo)24小时。同时要做到(zuòdào)用大量清水(生理盐水更佳)冲洗伤口,边冲边向伤口方向轻柔挤压。可尝试绑扎,在伤口近心端 5cm~10cm处,用布条、鞋带等(下垫软布)松紧适度绑扎(以能(yǐnéng)插入一指(yīzhǐ)为度),每 30 分钟松解1—2 分钟。非专业人员慎用。 特别提醒,切勿用嘴吸吮毒液,行为可能导致蛇毒从口腔黏膜(niánmó)吸收导致施救者中毒;也不要切开伤口(shāngkǒu)排毒,这种做法可能损伤重要血管(xuèguǎn)和神经,盲目切开有大量失血风险。 主动防范(fángfàn),织牢防蛇安全网 避免被蛇咬伤,预防远胜救治,着装(zhuózhuāng)防护是第一道防线。在蛇类(shélèi)活跃区域(如草丛、灌木丛、溪边、农田)活动时,应穿着厚实的长袖衣裤和(hé)高(gāo)帮靴子。环境警觉:蛇喜欢栖息在靠近水源、草丛茂密或有大量碎石杂物(záwù)的地方,出行时尽量走宽敞的大路,避免穿越高草丛或灌木丛,必要时可用长棍或手杖“打草惊蛇”。 居住环境管理:定期清理和修剪房屋周围的杂草、灌木、垃圾堆和建筑材料堆,消除蛇类的潜在藏身之所(suǒ)。夜间(yèjiān)关好门窗,特别是低矮的窗户和门缝,可安装细密的防蛇网(fángshéwǎng)。家中不要堆放过多杂物,减少蛇类藏匿(cángnì)空间。 特殊时段防范:蛇在闷热潮湿的(de)夜晚活动最为频繁,尤其是雨后初晴的傍晚,这些时段应尽量避免在野外(yěwài)活动。如必须外出,应携带强光(qiángguāng)手电筒仔细照路(zhàolù),注意观察地面和低矮树枝,遇到蛇后千万(qiānwàn)不要去挑逗或者尝试去捉蛇。农民(nóngmín)、园林(yuánlín)工人、野外科研人员等职业暴露风险高的人群,应接受专业防蛇培训并配备防护装备。“毒蛇咬伤,尤其是银环蛇伤,是真正与时间赛跑的急症(jízhèng)。”左龙提醒,被任何野外不明生物咬伤,切勿心存侥幸。立即按‘五字诀’行动,争分夺秒送医,是保住生命的不二法门。
健康科普丨天热“蛇出没” 我们该如何防蛇?被咬伤后应如何自救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